2025年9月20日,贝博官网台籍教师、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卢翊淮博士,受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邀请前往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闽江论坛,并做了《智慧农业冲击下的农耕文化新生》主讲发言。本届论坛由闽江学院主办,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闽江学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协办。
卢博士指出:在全球智慧农业浪潮的席卷之下,传统农耕文化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他以哈尼梯田的稻-鱼-鸭共作系统为例,发现面对生态与文化价值挑战,传统农耕文化虽然在生态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政策补贴、需求导向等因素影响又使得传统农法产品陷入成本劣势和渠道排斥的双重困境。面对这些挑战,卢博士提出"技术融合-教育活化-制度调适"三维创新路径。在技术层面,通过AR数字博物馆、区块链溯源等手段实现传统智慧的现代转译。在教育层面,构建贯穿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完整传承链。推动农耕文化进校园工程,高中组织农业文化遗产调研,创新"新老农人"结对传习制度。在制度层面,建议设立专项保护基金,用于传承人津贴、濒危技艺抢救和研学基地建设。完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建立文化影响评估制度。同时要成立跨部门的农耕文化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统筹农业农村、文旅、教育和科技等部门力量。
会上,卢博士还以朱鹮保护、安徽绩溪开秧门仪式与插秧比赛、云南诺邓火腿制作仪式等为例,强调只有让传统技艺持有者获得超额收益,才可能突破代际传承的经济理性壁垒。展望未来,智慧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关系应当从替代走向共生。